扫码支付

      2017年,“一带一路”沿线的20过青年评选出了中国“新四大发明”:扫码支付,高铁,共享单车和网购。但实际这四项没有一项是中国发明的,只不过是中国在推广应用方面较为领先,对国外比较有影响而误传。今天我重点来谈谈扫码支付。
      
      当你走在中国的大街小巷,甚至是菜市场都支持扫码支付,扫码支付的普及率在中国是极为高的,如今扫码支付已经跨出国门,走向国际。我现在在韩国上学,在韩国的好多店里都可以使用支付宝微信。

      条码包括我们常用的二维码,作为一种可以完全暴露的图形载体,通常显示在各种媒介上,包括印刷材料或者是网页界面。它比普通条形码具有更多的优势,如数据存储量大、纠错能力强、反应更敏捷等。      

      所谓的条码支付,是指银行或支付机构应用条码技术,实现收款人、付款人之间货币资金转移的业务活动,包括付款扫码和收款扫码两种方式。扫码是支付宝微信等推出的二维码识别软件,可以识别按支付宝发码规则发布的二维码信息,并实现该二维码对应的业务,如进行收款、付款、打开网站等操作。2017年2月份,支付宝称,“未来五年的时间内,要打造一个无现金社会”。这在当时手机支付逐渐流行的背景下看起来是可以实现的 ,但通过多方面考虑,由于一系列的局限性,似乎又有限制 了其发展。不过从现在看来,在消费者身上利大于弊,确实给我们生活带来了便利。

      支付宝的功能的延伸,正让生活中的很多不可能变成了可能。“出门不用带现金,一部手机就搞定",这不仅仅是互联网技术发展最直接的体现,也是带给用户最深刻的感受。在外吃饭、住宿、乘车等等,已不再需要拿出一张张现金进行交易,用手机扫码支付的方式已变得司空见惯。
      
      同样,在以支付宝为代表的第三方互联网支付软件中,对我们生活的影响绝不仅限于此,它还渗入到中国传统节日之中,既增加节日喜庆氛围的同时,又弘扬了中国的传统优秀文化。在刚刚过去的除夕夜,各大互联网平台推出的红包大战,主办方送出了福利,参与者也乐不可支。还有支付宝推出的集五福活动,正逐渐成为新的年俗等等。

    
      现如今人们已经习惯不带零钱出门,甚至不带现金出门,遇上有扫码支付的地方,都不愿意排队付款,优先选择扫码买单,或者扫码买完单再去消费,减少买单的环节,解放假期的时间和亲朋好友去开心玩乐。
     
      就拿我举例,暑假几天出游,我匆匆出门,钱包里只携带了200元现金,去了很多景点,在很多场所消费都支持扫码支付,我的现金完全派不上用场,到回家之前,我的200元还静静躺在钱包里。

      那么我是怎么用微信/支付宝完成了消费的呢?去便利店买水,老板收银桌上贴有微信二维码,我用零钱付款了。叫出租车,在副驾驶贴着个大大的二维码,我不能不留意到,当然也就“诱导”我微信支付了。我问师傅,为什么贴个二维码那么大,师傅说,乘客经常不带零钱,到站后我得停车给他找零,很多地方是不允许停车的。用二维码收钱,乘客快下车时就付款了,他一下车我就可以接下一个乘客了,也不用备太多零钱在身上,方便了很多。


      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人们突然就进入了扫码支付的信息化时代。扫码支付的高速普及,让我们见证了互联网神奇的颠覆力量。来自第三方的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第三方支付总交易额为57.9万亿元人民币,相比2015年增长率为85.6%。其中,移动支付交易规模为38.6万亿元,约为美国的50倍。

     虽然扫码支付带来很多便利,但同时也存在很多的隐患。

     最近几年,微信或支付宝中的资金被盗已经成为了高发事件。中国银联的相关调查显示,2016年电信诈骗案件持续高发,约有四分之一的被调查者表示遭遇过电信网络诈骗并因此造成损失,较2015年上升11个百分点。安全问题俨然已经成为悬在移动支付头上的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



      近年来条码支付业务快速发展,在小额、便民支付领域显现出门槛低、使用便捷的优势,市场份额持续增长,成为移动支付发展的重要体现形式。

      同时,条码支付的技术实现方式和业务风险相对传统银行卡支付具有其特殊性,部分市场机构在业务开展中也存在扰乱公平竞争秩序、支付风险防范不到位等问题。

      人们已经养成了扫码支付的习惯和信赖,很多时候都不会注意到商家提供的二维码是否真实,就直接扫起来了,这也就给了不法分子利用消费者对商户的信任,制作出一张一模一样的收钱码,付款后消费者的金额并未到达商户的账户,而是到了不法分子的账户。更有甚者,消费者扫码支付后直接跳转到了木马链接,导致信息泄露和资金被盗的风险。


      人们在享受快捷支付的同时,也要应对这些安全隐患做好防范,如支付时提高警惕,检查商户的二维码是否存在被调包,扫码时支付页面是否发生异常,出现跳转页面或者需要支付大笔金额等等,还有,遇到不明短信提供的支付链接不要随便点开。

      其实针对扫码支付的出现的这类安全隐患,支付宝和微信都考虑到了这些漏洞,用户安装一些安全工具,如支付盾、数字证书、宝令动态口令及手机管家等,都可以很好的保障你的资金安全,现在央行对扫码支付也开始了单日500元的限额,不法分子想要套取他人银行卡的钱没那么容易了。总而言之,注意防范很有必要,平时付款多留心一点总没错。



*参考资料:
百度,百度百科,“中国新四大发明”,
https://baike.baidu.com/item/%E6%96%B0%E5%9B%9B%E5%A4%A7%E5%8F%91%E6%98%8E/1549722fromtitle=%E4%B8%AD%E5%9B%BD%E6%96%B0%E5%9B%9B%E5%A4%A7%E5%8F%91%E6%98%8E&fromid=20806708&fr=aladdin (2018.11.30)

“央行紧急通知,扫码支付方式将发生重大变化!这会对你有影响吗?”,
http://static.nfapp.southcn.com/content/201712/28/c875444.html (2018.11.30)

百度,百度知道,“这些年,支付宝给我们生活带来什么”,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592806272096151471&wfr=spider&for=pc(2018.11.30)

评论

此博客中的热门博文

中国高铁铁路